曬衣架、昇降曬衣架、晒衣架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永慶慈善基金會 員工參與 體會付出滋味

永慶慈善基金會近幾年崛起,關注的是「住宅」議題,透過企業型基金會帶起台灣對適合全民居住的通用設計風潮,強調「無障礙設施」對肢障者、老人、孕婦及幼兒的重要性。進而與老人團體關切獨居長者住屋修繕的問題,和身心障礙團體互動,鼓勵員工體驗無障礙旅遊與有障礙的生活滋味,產生同理心,不僅能加強銷售無障礙設計住宅的能力,也更能明白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意義。

永慶房產集團管理部工務課經理鄭錦泰,就連續參與了通用修繕改造、老人居住安全改造計畫、無障礙旅遊和腦性麻痺者滾球大賽,讓生命產生劇烈的衝擊,連小孩聽完爸爸服務的分享後,都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主動助人。

服務一次就上癮

鄭錦泰工作十多年,第一次當義工,還是同事用激將法,笑他沒血沒淚、不關心弱勢逼去的,但服務一次就讓他上癮,原來服務可以增進同事感情,看到身心障礙者努力生活,日常的怨懟會減少,覺得人生不必要計較這麼多,而且公司還有放志願服務假。

「參加淡水紅毛城無障礙旅遊、擔任義工時,與小朋友互動就深深打動我的心,當時我負責推一個小四男童的輪椅,他告訴我是阿嬤幫他報名的,期間頻頻轉頭對我說:謝謝叔叔,他好久沒出過門。我們一起曬太陽,他拚命玩我手機中的遊戲,也一直看手表,說時間怎麼過那麼快。」鄭錦泰想,這是一個難得的緣分,乾脆提前為他慶生,買一台MP4,錄他最愛的偶像歌曲給他,「服務只有一天,本來結束時很擔憂,不知道今天過後,孩子的未來有誰陪伴、又有誰可以讓他過上好生活?可是他的正向態度,解答了我的疑慮。短短一天的服務,我學了好多東西,每當工作遇到瓶頸,就有轉念和再振作的力量從記憶裡湧出:孩子都可以這麼堅強,何況已是成人的我?」

腦性麻痺者滾球大賽的體驗也是沒參加過的人無法體會的,「你很難想像簡單的丟球動作,得花半個小時並用盡全身力氣吧?」有別身障者的休閒體驗,鄭錦泰還跟著提供修繕素材的廠商,到弱勢長輩家中打造友善環境,「我們到內湖一位八十歲的阿嬤家去幫忙,在浴缸和馬桶旁加裝扶手、防滑墊,打掃時義工的臉都紅通通地,阿嬤就唱山歌慰勞我們,說她年輕時是採茶姑娘,而我們就像俊美少年家(台語)。」鄭錦泰笑說,阿嬤喜歡捏他們的臉,「像被吃豆腐,但是挺有趣的。」

用服務填充人生

很多人說,人一生中有一定要完成的夢想,例如吃到傳說中的頂級美食,但有過志願服務的人,卻會建議「一定要鼓起勇氣面對生命的轉折,即無私付出、做義工。」鄭錦泰也這麼建議朋友,「現在我們會討論退休後,生活怎麼安排,我們已認定,要用服務填充人生,例如為長輩做送餐服務。」回到家他把服務心得說給小孩聽,本來東西都不給人家碰、私心比較重的孩子,如今竟會主動服務別人,與人分享,這是始料未及的好處。

除了讚嘆當義工收穫滿滿,他還感謝永慶慈善基金會選擇在無障礙居住領域深耕的契機,讓很多房仲業務明瞭無障礙的重要。基金會邁入第六年,在推動過程中,對國人是否重視無障礙,感觸與一般人不同,鄭錦泰認為,建築法令對公共場合必須有斜坡道、導盲磚有特別規定,但「通用設計」的範圍更廣,已往住家發展,如房間和客廳不設門檻,門改推拉或旋轉式,浴室加扶手,水龍頭從旋轉式改撥式,「感覺政府有概念,全民卻沒有相對建立應有的認知,只有家中有需求的人才會注意。」

目前有通用住宅需求的多為身障者,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老弱婦孺未來都有需求,所以基金會不得不在逆境中堅持、推廣。

而通用住宅比較貴,弱勢負擔重,這也有解決辦法:運用大量義工,結合愛心廠商和團體,多方協助,鄭錦泰為此邀請大眾一起加入服務行列。

全齡通用宅趨勢論壇 讓都市行無障礙

為推「通用(設計)住宅」的概念,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趙怡邀請《遠見》雜誌總編輯楊瑪利、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何明錦、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陳政雄和自由空間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在「全齡通用宅趨勢論壇」交流。

趙怡說,時代在改變,社會對少數人的愛心已逐漸變成多數人的需求,高齡化讓每個人開始思考如何生活,「社會福利要如何平權」是全人類目前要關心的。

楊瑪利以到日本考察通用設計的心得做分享,指日本已用通用設計迎接老化危機,日本通用設計之父中川聰,是東京大學特任教授,也是設計公司負責人,中川聰因為客戶委託他設計適合腦麻患者使用的筆,引發興趣,開始為各年齡層與各種身體狀況的人設計家庭用具,從住宅、裝潢、公共設施到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體現。

中川聰成名後又做了很多東西,如不會被嬰兒排斥的體溫計;給幼稚園小朋友使用的不危險美工刀,讓手不會裂傷的手提袋提握器。東西雖小,卻為客戶賺了不少錢,由此意識到,開發對弱勢有益的器具不見得會吃虧。

他們陸續觀察到,日本公用電梯速度慢了三成,只為了適合老人搭乘;車站有旋轉電梯;沒電梯的老公寓則安裝戶外電梯;公共空間設置無障礙廁所,寺廟也有無障礙空間;商店與地面沒有高低差,只要店內有排水溝,就不會淹水;排水孔很細,高跟鞋不會卡住;即使是船上,也考慮到輪椅族的需求。

楊瑪利發現旅館的門寬八十公分,輪椅可自由進出,沒有高低差;洗手台高度七十公分,比台灣稍低一點,四周有扶手,洗澡更能坐著淋浴;也出了福祉車,輪椅族可以坐進去或直接將輪椅推進去。當日本舉辦國際福祉機器展時,有五百家廠商參展,吸引十三萬人潮,反觀台灣沒有特為輪椅族設計的計程車;復康巴士還要預約,若身障者要去醫院,得提前知道自己一周後會生病才能預約,荒謬到極點。不過,日本推通用設計的十年後,台灣開始有了這些觀念,如何讓都市變成行無礙,是所有人未來的目標。

唐峰正說,台灣國宅走得很前面,卻有媒體亂批評,指廁所做太大、門太寬是浪費,「那是沒有想到自己也會老的緣故。」

趙怡說,台灣在民國九十八年起就推廣全民通用住宅,這個運動不身歷其境,沒有太多感覺,很多人奢望走在平坦的路上、方便進出輪椅和安心睡覺,「我這些年接觸身障者,發現人們過分糟塌自己擁有的健康,無法分擔他人不幸,還對人造成二次、三次傷害,如一般人不認為時速十三公里會有多快,但對電動輪椅族來說,是很大的快感。在遊泳池為身障者設升降機,也是正常人難以理解的事。」

最方便的地方應讓給最不方便的人!論壇的目的是希望民眾意識到,年輕人創意無限,應該有人投入研發,在同理心上建立無障礙觀念,例如只有一隻手的人怎麼吃西餐?很簡單,把餐刀和叉子放在同一機器上!陳政雄說,無障礙就是把傷害降到最低,例如地板變軟,像籃球場的木板地一樣,就不會有人摔傷,通用住宅還包括讓人和動物共享軟硬體住宅,這樣的一個終生住宅,也可以避免怕發生意外而必須將傷者或年老者送去安養機構的情形。

一場簡短的論壇,帶給與會學生、社工不少震撼。

通用住宅展 讓民眾趣味體驗

連續舉辦三年的展覽,還能吸引人嗎?又是哪些人對通用住宅感興趣?永慶慈善基金會在世貿舉辦全國最大的「通用生活家」展,參觀者不乏學生、上班族、孕婦和外籍旅客,銀幕觸控式的無障礙設施介紹果然吸引大學生,神奇的家具收納引起上班族關注,樓層升降機廣受孕婦青睞,可以調整高度的洗手台讓輪椅族興奮得拿手機出來拍,通用生活的倡導,一年比一年成功。

展館內透過實景展示、影音、互動設計,讓民眾趣味體驗,一次看懂。通用住宅意味零至九十九歲、各種性別與身心機能者都能住一輩子的房子,台灣現狀屋齡二十年以上的房屋近五百萬戶,沒有電梯,老舊,對只剩四年就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學者認為不適用歐、日的老年住宅型態,所以未來如何打造友善住居環境是迫切的議題,因此基金會和顧問群合作,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訂、長達兩百七十一頁、上萬字的《通用化住宅規畫設計手冊》,整理出五大項、二十條原則,並在展場上實境模擬出來。

洗手台升降,能配合兒童、成人和老人的身高,調整高度;衣櫥晾衣架升降、晒衣架旋轉,婦女在懸掛、挑選衣物時更加省力,尤其當孕婦不適合拿重物或高舉雙手做事時,小孩子可自理穿著。此外,還有樓梯升降機,行動不便的人能輕鬆上下樓;浴缸安裝旋轉洗澡椅,止滑,照護者也方便協助長輩沐浴。選對照明設備,眼睛健康、省電,還可能塑造讓人一下班、放學就想衝回家的氛圍;兩種以上對比色的雙色階梯,讓空間區隔明顯;家具銳角的包覆和無靠背椅都能防撞;推拉門更有趣,門會旋轉,有的輪椅族還直接拆掉門,方便出入又增加空間。

展覽雖然落幕,基金會仍在官網上放有通用設計的訊息和注意事項,網址:www.yungching.org.tw。

基金會小檔案
永慶房產集團於一九八八年成立,發展出房屋、代書、豪宅、商仲服務,陸續又推出加盟體系,如永慶不動產及有巢氏房屋。永慶慈善基金會是永慶房屋二十周年即二○○八年,由董事長孫慶餘委託小學同學、著名媒體人趙怡成立的,趙怡擔任基金會董事長。

孫慶餘當時的想法是善盡企業社會公益責任,想藉此回饋社會,而趙怡從「無障礙推動」上著墨,卻是親身感受生活環境中無障礙觀念薄弱的緣故,他認為行無礙還不夠,旅遊、居住和心靈也應無礙,如果不關心身障、銀髮族的生活,他們可能與人群疏離,孤獨、閉塞,甚至憂鬱,正好不少永慶客戶都有要避免受傷裝潢的需求,便決定結合永慶專業,主打無障礙居住的議題,基金會提供的服務包括濟助身障、弱勢的環境改造,舉辦通用住宅展、人間系列公益影展,提倡居住平權和兩岸無障礙推廣經驗交流等。

資料來源: 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92119
標籤: 晾衣架

跟設計師一起規劃 感動人心的私宅改造

從結婚成家至今居住的房子,已經十幾年了,因兩個孩子逐漸長大,需要獨立的房間,原本 28 坪的空間不敷使用,當兩年前對門鄰居要賣屋時,屋主當下就決定買下來,準備將兩房打通,但這一放,就是兩年,原因是從未有裝修經驗的女主人覺得,既然要重新裝潢,就得想清楚自己有哪些需求,想要怎樣的空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她勤做功課,最後審慎地選擇擅長與客戶溝通、互動,做出貼心設計的品楨空間設計陳膺信設計師改造舊屋。

雙拼的兩間對門房子,格局對稱,僅在後段私領域彼此相連,若只是打通串連,只是多了幾個房間,原有空間不會因此放大。但陳設計師深入了解屋主生活習慣後,打破制式格局配置的迷思,重新規劃空間,不僅讓動線重整,彼此也在互動溝通過程中,經歷了互相切磋,共同創作的樂趣,體會到未曾有的感動。

與使用需求吻合的格局配置
雙拼格局衍生出兩個玄關、四套衛浴、兩個廚房,兩個客廳,四個房間,但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麼多重複機能。因此設計師將原本的大門封閉,僅用另一邊做為出入口;兩個房子相連的部分打通後,利用連通口設計自行車存放區;因應屋主使用習慣,將衛浴改為兩間,其中一間盥洗台挪出,放大尺度,搭配雙水龍頭設計,讓家人晨起時,有充裕的空間可使用;舊客廳改為屋主期待的書房。雖然女主人希望用三米四的挑高,做出架高的夾層與大書牆,但考量孩子們取用書籍的安全與便利,設計師改以與書桌等高的踏階結合書牆,下方則放置印表機等配備,不僅滿足收納,同時減輕空間壓迫感。

Before 機能重複的雙拼格局
既然是雙拼對稱的房子,打通後的確增加了房間數,但屋內包括玄關入口、廚房、衛浴機能都重複了,空間並未因此放大,格局勢必得重新規劃。

After 好住需求清單
兩個小孩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一家四口的自行車能有獨立存放空間。
全家有共同使用,拿取書籍便利的書房。
廚房空間放大,變成開放式。
洗衣、晾衣的工作空間放大。

讓孩子有專屬空間
兩房合併後增加了房間數,因此兩個孩子可以擁有各自獨立的使用空間。書桌上方的書架設計,是女主人用 Power point 符號繪圖與設計師溝通之後定調的獨一無二設計。

串連空間的自行車室
打通兩個房子之後,在連接的區域設計了彷彿自行車專賣店的存放區,讓一家四口的車都能妥為收納,且將原本房間的窗改為通往後陽台的門,方便清洗自行車用。

滿足全家共聚的書房
把舊家客廳改為全家共聚的書房,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彷彿圖書館般,拿取書籍便利的大書牆,設計過程中,女主人與設計師多次討論,最後以安全又能擁有充足收納機能的版本定案。

空間開闊的開放式廚房
原本狹小封閉的廚房隔間拆除,改為開放式設計,並增設吧檯,讓空間變得開闊,採光與通風也變好。廚房的壁面貼複好清理的烤漆玻璃,鮮艷的蘋果綠,讓空間變活潑。

四間衛浴變成兩間,讓空間放大
兩房合併,四間衛浴改成兩間,不僅讓空間放大,主臥房的衛浴還可以增設泡澡浴缸。其中一間衛浴把盥洗台挪出,且變成大尺度的檯面,搭配雙水龍頭,以及兩個馬桶的設計,讓家人不用一大早起來搶盥洗室了。

獨立的專業洗衣、晾衣架空間
為了請設計師規劃專業的洗衣、晾衣架,女主人做足功課,自行尋覓專業的進口洗衣、烘衣機,終於完成夢寐以求,明亮而舒適的洗衣房。

標籤: 晾衣架

溫暖中國10大身邊好人:常州“無臂媽媽”

  早晨5點,屋裏一片漆黑。每到這個點,吳荷美就自然醒了——孫子小吉6點半要到學校,她要起床做早飯。

 

  吳荷美是新北區薛家鎮呂墅村村民。

 

  一般人穿衣、洗漱,510分鐘就能搞定,但吳荷美至少要20分鐘,因為,她沒有雙臂。

 

  將牙刷柄夾在抽屜上,將梳子釘在門框上,這麼多年,她想了很多代替手的辦法。

 

  她硬是用無形的臂膀,支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近40年前,也就是她20歲那年,一次意外觸電事故,奪走了她的雙臂。

 

  21歲時,吳荷美從丹陽嫁到這裏。婚後,丈夫做清潔工,吳荷美在呂墅一家福利廠做門衛。夫妻恩恩愛愛,同甘共苦,不但有了兒子,兩口子還省吃儉用蓋了一棟3層小樓。20多年後,兒子也結了婚,吳荷美有了小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但接下來的幾年,厄運接踵而至——

 

  2000年,兒子在一場車禍中頭部受重傷,雖撿回一條命,但落下一身傷病;

 

  2001年,兒媳拋下幼小的孩子離婚改嫁;

 

  2005年,丈夫身患胃癌,離她而去;

 

  同年,福利廠將她辭退……

 

  有著20年工齡的她沒能拿到退休金,只能依靠政府為她辦的低保維持生活。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吳荷美曾經想過死。但,面對這個殘缺的家庭,想起丈夫臨終前的囑託,看著兒子帶傷在外打工養家糊口的艱難,她一次又一次對自己說:我不能死,不能死啊!

 

  沒有雙臂的吳荷美,咬咬牙,挺起了堅強的脊樑。

 

  吳荷美是一個愛乾淨的人,家裏雖簡陋,但她收拾得井井有條,地上沒有一點點垃圾。她把頭側過去,用力夾住肩膀上的拖把柄,一前一後地拖地,而對散落的垃圾,則用腳趾夾住油漆工用的刷帚,一點一點掃,再用瓦工用的泥壁子鏟進簸箕裏。家裏清爽,人走進來也舒暢啊。吳荷美笑呵呵地說。

 

  家裏雖有洗衣機,但她捨不得用電,無論寒暑,都是她用腳把衣服洗乾淨,再放進洗衣機脫水。脫幹後,又用嘴咬起衣服,平放在擦乾淨的地上,然後,再將晾衣架伸進去,再用嘴咬著,晾到晾衣架竹竿上。

 

  咬起竹籃,吳荷美到自留地裏摘菜。後門口的兩分地裏,滿眼碧綠,肥沃鬆軟的地壟上,種著青菜、菠菜、蓬蒿、蘿蔔等等。一年四季,全家的蔬菜都從這裏出。

 

  都是吳荷美種的。

 

  而且,地裏連一根雜草也沒有。

 

  村民們告訴記者,她常常光著腳,用腳丫子夾住一把泥壁子,刨地,除草,挖菜,樣樣都行。

 

  吳荷美則笑著說,她做這一切,只是希望在外打工的兒子和念書的孫子回來,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能穿上整潔的衣服,有人對他們問問寒、問問暖……

 

資料來源:http://www.wj001.com/news/bumendongtai/2012-12-19/130383.html

標籤: 晾衣架

週末開放學校操場平房居民晾衣有地

為解決平房區居民晾衣難,近日,什刹海街道西什庫社區與西什庫小學協商,在週末開放學校操場,供轄區居民晾衣架

西什庫社區位于北海西側,這裏老舊平房較多,居民居住空間不寬裕。過去,居民洗完衣服院子裏面晾不下,就只能拿到胡同裏去晾,本不寬敞的胡同變得十分擁擠,既不衛生又影響胡同通行。

西什庫社區居委會在調查後,與西什庫小學協商,確定在不影響學生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將學校操場開闢為晾衣場。每週末,社區工作者幫居民將需要晾曬的衣物運到學校操場的指定位置,登記、領晾曬證,派專人看護衣物。

學校操場為人造草坪,滲水效果好,晾衣架曬衣物後不會形成積水,既能滿足居民晾衣服的需求,又不會影響到學生課外活動的正常使用,成為一種資源分享的新方法。

資料來源: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11/23/content_1881556.htm

標籤: 晾衣架

信心十足奔小康

    初見謝玉英,她剛從自家大棚風風火火地趕回來,準備和兒媳孫子一起看十八大開幕直播。

    還好趕上了。謝玉英將外套和圍巾掛在晾衣架上,走過晾衣架抱過小孫子哄了哄,便開始認真地看起電視直播來。

 

     現年54歲的謝玉英是興慶區大新鎮塔橋村12隊農民。1997年,謝玉英和老伴蓋起了家裏的第一棟大棚種植蔬菜。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謝玉英家中的大棚數量增加到兩棟,塔橋花鳥魚蟲市場的發展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致富途徑。一個大棚每年的毛收入大概在3萬元到4萬元,種植花卉的話收入還能再高些。謝玉英喜滋滋地說,黨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讓她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小兒子也很快自立門戶,和老兩口成了鄰居。提到小兒子,謝玉英很是自豪,小兒子辦了個小廠子,每天開車向各個工地送電焊用的氧氣,忙得很。身為兒媳的張瑞芳則對居住環境的改變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以前村裏吃水靠機井,村路全是坑窪不平的土路。而隨著近幾年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塔橋村現在不僅通上了自來水,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的經濟條件也隨之提高。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只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紅火。張瑞芳笑著說道。

資料來源:寧夏日報

標籤: 晾衣架

在人人都像我親戚的城市

第一次抵達蒙特利爾是個冬天,飛機降落在大雪紛飛的機場。鄰座是位金髮女子,她開始拿出厚大衣,穿上厚靴子。我望著窗戶外面正忙碌的鏟雪車,用蹩腳英語問她:這裏的冬天恐怕有半年那麼長吧?她聽懂了,卻用法語回答我,我猜大意說,是的,很漫長呢!當她的眼睛看著我,誠摯的繼續用其實我根本聽不懂的語言絮絮叨叨的時候,忽然我的心就那麼咯噔了一下:此人怎麼那麼像是我的親戚,而她講的話怎麼那麼像是我的某種家鄉話。那麼親切那麼熟悉?可我是中國人!
這裏的冬天確實是漫長,因為漫長,據說有些人還會得憂鬱症,想不開就會跑到雅克.卡爾捷大橋(Jacques CartierBridge)上往聖羅倫斯河裏跳。為了防止這樣的行為,政府還特意加設了結實高大的圍欄。儘管如此,當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整座城市的熱情和歡樂卻又和冬天的沉悶形成強烈的對比。夏天來臨,當我站在老港的廣場上,吹著涼爽的風,聽著印第安人吹笛子,打鼓,人們陶醉的表情總使我覺得,這是一個詩意的城市,又是一個多麼貼近內心的城市——靈魂自由,忠實於自己。心裏面想,也許這是為何說他們像是我的親戚的緣故嗎,有些東西我們血脈相通,靈魂相近。
「親戚」們挺樂於助人。剛開始令我有點不習慣。比如我迷路了,他們其實和我語言不通,或者也不知道該怎麼走,可是他們會恨不得領著我,或者一直和我講啊講啊,直到我明白怎麼走為止。剛來的一天,我抱著一大堆東西,買的晾衣架啊,拖把啊什麼的,很狼狽的上了地鐵。剛上去坐下來,看見大家都朝著我笑。我以為大家和我打招呼,於是也朝大家笑。結果他們樂得更厲害了。一個小夥子和我說,嗨!madam,你坐錯車啦!我說這不是去某某地的車嗎?他說,是的,但是你坐了反方向!這裏是終點呀。然後他就一邊說,一邊幫我拿東西,領我上臺階,走通道,過到對面。然後他也不走,和我一起等車。當時我有點警惕,想這個人不會是要偷走我的晾衣架的吧?正想著車就來了。誰知人家把東西給我放上去,然後很有禮貌的道了聲“Have aniceday!祝你一天開心,madam!”就轉身下了車,走了!原來人家是是專門送我來的,頓時真是羞愧極了,典型的中國式提防!
天性中有著浪漫的情懷,注重精神多過外表,有點靦腆,有點距離,又充滿熱情與驕傲。這,大約是我眼中的蒙特利爾「親戚」們吧,您知道,和親戚們相處是很自在的。

資料來源: www.epochtimes.com/b5/12/10/4/n3697685.htm%E5%9C%A8%E4%BA%BA%E4%BA%BA%E9%83%BD%E5%83%8F%E6%88%91%E8%A6%AA%E6%88%9A%E7%9A%84%E5%9F%8E%E5%B8%82.html
標籤: 晾衣架

小鳥的高級住宅

我家有一個大庭院,院子裡種了幾棵樹,但從未見過小鳥來築巢,這一直是我心中小小的遺憾。

上個月初,發現院子的狗女兒整天坐在樹下一動也不動,仰望著桂花樹。我一時心血來潮,搬來一張梯子想看看牠到底在看什麼,結果發現在樹冠中最隱密的地方,有一個「正在興建」的鳥巢,驚喜之餘,我趕緊把梯子收好,躲回房子裡偷看鳥巢的動靜,深怕剛才的舉動會驚嚇到小鳥。

那是一隻白頭翁,叼了一些奇怪的建材回來,除了稻草外,還有瓦楞紙,甚至連衛生紙都用上了。幾天下來,我都在擔心巢不夠堅固,沒想到才過了兩三天,竟又發現旁邊的樹有其他小鳥來築巢的跡象。

除此之外,院子裡出現的小鳥種類跟數量都愈來愈多,牠們沒事就停在樹上、圍籬上、腳踏車上,連晾衣架也排滿滿。這讓我開始起疑,怎麼會突然聚集這麼多小鳥?

這謎團在幾天後的散步時間解開了,我帶著兩隻狗寶貝出門散步時,兩隻狗兒突然衝到大樹旁,趴在樹幹上猛叫。抬頭一看,發現是一隻野貓,我們剛好碰上了牠的點心時間,牠的前腳正伸往一個鳥巢,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小鳥都跑到我家避難了!

這些鳥兒真是有先見之明,來到我家築巢,常常偷吃狗狗吃剩的飼料不說,最重要的是,兩隻精力旺盛的狗狗,三不五時就在院子裡的曬衣架那裡巡邏,成了免費又可靠的保鑣,讓鳥兒們住得舒適又安心。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標籤: 晾衣架

台塑麥寮廠親子日溫馨

台塑企業為紓解員工工作壓力,促進員工聯誼及家庭和諧,特別安排暑假結束前昨(十九)日於麥寮廠區阿嬤公園舉辦「親子家庭日」,希望藉此讓員工於工作之餘,攜家帶眷走出戶外,拉近員工及其家眷與公司的距離,以凝聚向心力。立委張嘉郡也到場參與親子互動場面溫馨。

協理黃耀南表示活動為推展在地文化特色,特別與雲林縣口湖鄉傳統文化發展協會合作,採用其設計製作晾衣架之木製DIY家飾品素材,如卡通造型掛鐘及晾衣架等,供員工與小孩共同組裝增進親子互動。另準備多項免費遊樂設施,如投籃機、彈珠檯、套圈圈、九宮格及射汽球等任選遊玩,使活動活潑及多樣化。現場也有員工自組樂團表演,以及由王詹樣公益信託贊助「亦宛然布袋戲」演出,使整場活動不但歡樂更充滿文藝氣息。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標籤: 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