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衣架、昇降曬衣架、晒衣架

男裝T台-足下風流 男鞋變遷史

在2011年秋冬的男裝T台上,男鞋成了主角,設計師為最新的男人形象安上了短則2~3厘米,多則5厘米的高跟,讓男人的形象一下英挺了起來。


  事實上,男人對鞋一直有著不可思議的執著,挑剔靴筒的長度,也苛求系帶的樣式。而將這些串聯起來的男人足下風流史,是腳蹬12厘米高跟鞋的路易十四,是將“牛津鞋”帶入上流社會的溫莎公爵,也是當今這個時代穿“血汗寶靴”的男人。

歐洲君主的足下風流

  如果不穿上高達12厘米的高跟鞋,法國人心目中的第一大英雄“路易十四”王,則僅僅是一個身高1.60米的“二等殘廢”。除了高跟鞋之外,男鞋的花樣也在17世紀達到了頂峰。


  路易十四的苦惱

  法國的路易十四國王如果只穿襪子的話,身高僅5英尺3英寸,如果換算成現在的數據來說大約為160厘米,這樣的身高在一個男人身上,從任何角度 來看都屬於“二等殘廢”。然而路易十四卻是法國歷史上少有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統治時間長達72年之久,超過了歐洲的任何一個國王,他率領法國軍隊與歐洲 所有的國家交戰並取得勝利。此外,他還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名為凡爾賽宮的花園。在他的身上印証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濃縮的是精華”。


  儘管路易十四能夠取得這麼多輝煌的成就,但他還是不滿足,他想作為一個光輝燦爛、戰無不勝、風姿卓越且高大威猛的君主形象讓世界矚目。於是乎, 為了解決他的身高問題,他找人定做了一頂高聳的假髮。一到特殊場合,他就穿上那雙用軟木做的高達5英寸的高跟鞋,上面裝飾著他率領法軍取得戰爭勝利的袖珍 畫像。有的時候,他的腳踵處的皮革染成了紅色,這個顏色後來象徵著貴族的成員。

高跟鞋源於男人

  然而,路易十四並不是開創男人穿高跟鞋的先驅,法國最早見到的高跟鞋,是由凱薩林‧德‧美第奇(1519~1589年)自意大利啟程,與奧爾良 公爵(後成為法國亨利二世)結婚時,帶入法國的。整個17到18世紀,是意大利的服裝設計師在男性高跟鞋上不斷地加上緞帶、繡花,主導了整個歐洲大陸的男 性服飾以陰性柔美為主的主導風氣。

  在1500年,歐洲貴族後裔的男人們開始穿高跟鞋,為的是在騎馬的時候將腳跟放在腳蹬上。儘管這或多或少涉及到了歷史上的鞋跟,對於宮廷中的男人來說這還是變得流行起來,“令人滿意的後跟”時期出現了,它象徵著富貴身份或者是昂貴的鞋子。

  至於為什麼高跟鞋能成為風靡歐洲大陸的時尚,還有個比較搞笑的說法。據說歐洲中世紀,由於人口越來越稠密,城市的街上馬糞越來越多,於是高跟鞋體現了實用價值,讓腳掌離地雖區區數寸,也好像令人渾身清潔得多。 而且雨天也很方便實用。

  維護鞋的霸權

  從歐洲中世紀開始,越來越多的男人都開始把自己的著裝樂趣放在鞋上,將這些串聯起來,足以構成一部關於男人的足下風流史。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原來還都是蠻“悶騷”的嘛。

  羅馬皇帝查理曼大帝在平時喜歡穿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紅皮鞋子,上面鑲嵌著黃金與祖母綠。而在準備打仗之前,他則會換上一雙名為 “Campagus”的紫紅色涼鞋,這種類似於古代雅典人所穿的涼鞋上,仍然鑲滿了珍珠與寶石。與日常所穿的紅色皮鞋不同的是,這種作戰時所穿的涼鞋花紋 會高及膝蓋,同時會在腿部裹上獸皮作為裝飾,其中還包括獸牙和獸爪。

  查理曼大帝顯然非常陶醉于自己穿鞋的品位,為了杜絕模仿者,他頒布了許多關於穿鞋的法令。被禁的鞋除了上面說的兩雙之外,還包括一種名為 “Tzanga”的紫紅色皮涼鞋,上面繡著金線,腳背上有一隻金色的雄鷹。根據當時的羅馬法律,誰要是敢穿同樣特殊的鞋子,誰就會遭致流放。

  此後,羅馬的統治者開始對自己及其臣民的鞋子顏色與裝飾愈加挑剔。奧勒良皇帝曾宣布過,除了他本人和繼任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許穿紅鞋。赫里奧嘎 巴魯斯皇帝則禁止任何女性用黃金和珠寶做鞋子的裝飾。而後來以殘暴著稱的尼祿大帝,喜歡穿一雙純銀打造的鞋子,如果他認為有人的鞋子比他的好看、過于礙 眼,甚至會將人活活踢死,以保証自己穿鞋品位的權威性。

更多精彩在原版閱讀

  17世紀男鞋裝飾史

  17世紀可謂是男鞋最華麗的年代,在那時鞋面都很長,兩側的裝飾絲帶在鞋舌處系在一起,每個男人的鞋頂上都有一朵大大的玫瑰花,而到了世紀中 期,玫瑰花則被華麗的絲帶扎成的蝴蝶結取代。而在17世紀80年代,當時著名的花花公子們則會在腳的各側鑲上金屬絲,在該世紀的最後10年里,扣環取代了 蝴蝶結,並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最終發展成現如今男鞋上的扣環樣式。

定制一雙名為“Tramezza”的頂級男鞋

  “Tramezza”源自意大利語,意為一種古老的制鞋工藝 “拉線縫邊技藝”。這門古老的工藝,源於85年前老鞋匠們的努力。當時,制做皮鞋並沒有多少現代化工具可幫忙,於是,老工匠就發明了最考驗手藝的方法──把鞋面直接縫于鞋內底邊緣,固定在鞋底之上。


  首先,他們在鞋子外底與內墊之間嵌入了一種特殊的防水皮革,增加了鞋子的柔軟度與彈性,便于更好地排汗和防水;其次是特殊的內墊能夠減少腳掌因 長時間穿鞋的疲勞感;最後還有看得見的雙重手工縫線,讓三層厚度達12毫米的鞋底能夠緊密地縫合在一起,這些都需要技藝高超、經驗老到的制鞋工匠才能做得 到。

  於是,這些精選自法國小牛皮或者其他珍稀動物皮革,歷經印制、拉絨、絨面或上漆等特殊處理,需要260多道繁複、精密的製作手序才得以完成的鞋子,舒適、結實耐久。穿進去,腳就像“在水里游泳”,自由自在。

英倫紳士情結


  現如今,也許再也尋找不到真正穿牛津鞋的紳士,但這並不妨礙這種鞋的歷史情結。在許多著名的形象中,牛津鞋都在傳遞著紳士精神早已一去不複返的美好時光。

  牛津鞋走進上流社會

  英國禮儀專家John Morgan曾在《泰晤士報》的禮儀專欄中感嘆道:“除了牛津鞋和三件套西服,英國紳士的好時光再也找不到了。”


  事實上,“牛津鞋”也就是黑白兩色英式拷花皮鞋,最開始並不是紳士精神的象徵,反而出身比較卑微。最初是為了方便在雨天的泥濘沼澤中跋涉,鞋的 前部被雕飾出小孔,以利排水,它是鄉村紳士的至愛。後來發現光有孔不行,淺色的鞋子還容易被弄髒,索性鞋頭做成暗色,鞋幫做成淺色,黑白兩色是最傳統的拼 接。

 正是那位以花俏留名史冊的溫莎公爵,把這種鞋從鄉間的泥沼中搶救出來,一腳踏進了另一種更高級的泥沼──他總愛穿著黑白兩色拷花皮鞋打高爾夫球, 英國名校熱愛運動的上流子弟深受感染,順帶著美國的常春藤學員也沾上了余韻。美國著名的傑弗遜總統更是推波助瀾,在一次時髦的晚宴上穿著這種黑白雙色鞋出 現,令這種出身卑微的鞋徹底走進了全世界的上流社會中。而1928年,當時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Sears Roebuck & Co的貨品目錄有如下記載:“這一季,雙色拷花鞋的銷售是史無前例的,成為當下時髦的標誌。”

  還有種說法把這種鞋喚做“牛津鞋”,但並沒能找到這一名稱的來由,牛津大學的確曾經以嚴苛的學術禮服而著稱。去見導師,參加期末考試,甚至到食 堂吃飯,都得身著名為“SUB FUSC”的黑袍禮服,內襯白色襯衣和白色蝶形領結,腳上並非黑白兩色拷花鞋,而是全黑皮靴。也許這個名稱傳遞的是種一脈相承的精神:帶有貴族做派的紳 士,對傳統和禮教的尊重,相信格調是可以被調教出來的。


  重溫英倫好時光

  這種黑白兩色英式拷花皮鞋,一定在這些人的生活中留下過印記。比如說伊夫林‧沃在《舊地重游》(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貴族子弟塞巴斯第安,還有那個著名的崇英者,宣稱“上帝啊,我真的熱愛英國人,如果我不是愛他們更甚於法國人,願上帝懲罰我”的 伏爾泰。

  有一位老人家,被明確提到穿了這雙鞋,他是以塞亞.伯林。在晚年的一次採訪中,伯林戴了頂巧克力色軟呢帽,穿一身對他而言有點大的暗灰色三件套西服,和一雙黑白兩色拷花鞋。在這些著名的形象中,牛津鞋都在傳遞著紳士精神早已一去不複返的美好時光。


  溫莎公爵的時尚建樹

  溫莎公爵是一個充滿神秘魅力的名字,這個曾經是韋爾斯王子(PrinceofWales),並擔任過短暫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rdVIII)的溫莎公爵,除了以“不愛江山愛美人”之舉轟動二十世紀初,他給世人的另一項饋贈,就是他的服裝品位。

  溫莎公爵對服裝的熱愛,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時期。他曾經撰寫過一本與服裝及風度變遷有關的書籍AFamilyAlbumen。這本書自他當韋爾斯王子時的服裝談起,書中,他寫給維多利亞女王(QueenVictoria)的一段書信,點出服裝的重要性:

  “……至少服裝讓人們看到王子的存在……我很好奇,從孩童到成年時期,在某些媒體專欄的眼中,是否看到過我的存在,我可能不過就是一個晾衣服用的衣架子,而不是皇室繼承人……”

  
要買曬衣架升降曬衣昇降曬衣架晒衣架升降衣架晾衣架昇降晾衣架升降晾衣架曬衣架升降伸縮曬衣架滾輪式曬衣架、升降曬衣、寶媽咪曬衣架手調式曬衣架電動曬衣架、不鏽鋼曬衣架、晾衣架diy電動升降曬衣架升降曬衣竿收納衣架,請找高昇安耐曬。



資料來源:news.sina.com.tw/article/20110207/4171314.html

引用通告地址: 點擊獲取引用地址
標籤: 伸縮曬衣架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48
發表評論
暱 稱: 密 碼:
網 址: E - mail:
選 項:    
頭 像:
內 容: